扫码背后藏了什么秘密?小程序码又为何长得像菊花? | 你问鹅答
这个新物种
为什么长得像菊花?
它有什么新能力、新玩法?
带你重新认识
小程序码
↓ ↓ ↓
Q:为什么推出小程序码?
A:一直以来,人们去扫一个二维码时,许多时候他可能并不清楚扫出来的会是什么。二维码的背后可能是公众号、支付页面,也可能是添加好友、商品介绍甚至是微信外的链接。
小程序码的出现,让用户在扫码之前,就有了明确预期,知道自己扫出来的是小程序。
Q:小程序码与普通二维码的区别是什么?
A:小程序码在样式上更具辨识度和视觉冲击力,和原来的二维码相比,小程序主体的品牌 LOGO 更明显,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推广自己的小程序。对于微信而言,小程序的整体品牌形象更清晰。
在最初思考小程序码的视觉设计时,是以“更具辨识度、明确用户扫码预期”,以及“突出小程序主题品牌 LOGO” 的原则去思考,此外,还需确保新的小程序码的信息承载量和容错率满足要求。
所以,怎么样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很考究设计师的想象力。
小程序码的设计经历了3个阶段:
1、小程序码的设计草图:

此时的小程序码可看得出是后来成品的雏形。
2、视觉定稿的实现标注图:

这张图是设计细节的描述。
3、最终选定的36放射线以及其拓展的72放射线样式:
此时在设计上已接近如今的小程序码,最终诞生了风格独特又很容易突出主体品牌 LOGO 的小程序码。
另外,小程序是在微信上独立研发的,在安全性上有更好的保障。
Q:扫码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A:扫码我们就用得多了,那为什么这么一张丑丑的黑白方块组成的二维码能扫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二维码普及之前,人们见得更多的是一维码,也就是条形码。条形码只能在水平方向表达信息,只能存储数字和字母信息,存储信息少,应用非常局限。

二维码是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它可以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储信息,存储信息量较大,因此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要广得多。
二维码有很多种,如今我们常见的二维码更准确的叫法是 QR Code, QR Code 是1994年由日本 DW 公司发明, 在日本、韩国非常常见。
二维码跟我们以前考试经常要填涂的答题卡类似,同样是用方块标记,以便于机器快速识别答案对错。

跟答题卡不同的是,二维码的背后藏着的是二进制代码,那黑白相间的方块用于存储二进制信息。二维码用“黑色块”表示“1”, 用“白色块”表示“0”,整个二维码的黑白方块排列组成了“1010110...”这样的二进制代码,从而存储下数字、文字、链接、图片等各种信息。
二维码正方形三个角上的 “回”字标识,则是用来识别二维码的关键定位图形,或者叫位置探测图形。所以扫二维码时不论正着扫、斜着扫甚至倒着扫都能顺利扫出来,就是这几个定位图形的功劳。

同时许多人发现,二维码即便部分被刮花或损坏,有时仍能正常扫出来。这是因为二维码通过信息冗余进行纠错,主要由“纠错码字”区域来承担数据冗余的作用。
一个二维码能携带的信息量是固定的,它包含的信息越少冗余度就越大。二维码的容错率一般是7%~30%左右,如果二维码包含信息较少,纠错码字区域最多被遮住30%都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今日互动:
你最好玩的一次扫码经历是什么?
你见过哪些奇葩的用扫码的地方?
欢迎来一起分享。
请一并于下方留言回复。